|
信息來源:蕪湖新聞網
□記者 樂培意 張永勝
在蕪湖,健身場所隨處可見,運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蕪湖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近年來,我市積極完善群眾身邊體育設施,成功打造“15分鐘健身圈”,為群眾解決了“健身去哪兒”的難題,讓運動生活更加多元化。
四月的蕪湖舒適宜人,記者在九蓮塘公園二期體育公園里看到,籃球場里激情飛揚,乒乓球在球桌上來回彈跳,市民悠閑地順著彩虹步道慢跑。今年全新亮相的九蓮塘公園二期在延續綠色休閑的同時,新增籃球場、乒乓球場以及體育健身設施,宜動宜靜的公園讓周邊小區居民出門就能休閑健身鍛煉。說到公園的變化,居民章春林稱贊道:“這里原來缺少活動的地方。現在出了家門,走不了多久就有健身區了。 ”
記者從市體育局了解到,從2021年開始,我市積極推動“暖民心 快樂健身”行動,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種類更加豐富完善,全市城市社區“15分鐘健身圈”實現全覆蓋。據統計,我市經常參加鍛煉人口比例達到43.1%,城鄉居民達到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》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2.1%。
傍晚,弋江橋下公園逐漸熱鬧起來,家長帶著放學的孩子跑步打球,老人跳著廣場舞,乒乓球愛好者在一旁切磋球技。通過對橋下空間進行改造、管理,這處邊角地塊成為市民生活中的活力空間。
便民利民的小型體育場館、公眾健身活動中心、“口袋體育公園”等健身場地多起來,群眾步行不超過15分鐘便能找到體育活動的場地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經完成844個小區、行政村健身點位的維修提升改造,建成口袋體育公園48個,百姓健身房53個,健身步道240余公里。全市鎮街“三個一”體育設施建設完成率達100%。
“這些體育設施建設考慮了周邊居民的需求。如果老年人較多就建設適老化設施,如果兒童多就建設適合兒童的體育設施,目的是打造人人可參與的體育場所。”市體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今年我市還將計劃新建6個口袋體育公園,同時繼續建設體育健身步道以及和美鄉村示范點,積極推動“國球兩進”項目,帶動全民健身熱潮。
|
|
人民陪審員,網絡媒體人,愛心公益人,攝影家協會會員,新聞撰稿人,網評員,資深財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