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點和23點睡覺,有什么區別?
22點睡還是23點睡,看起來只是差了一個小時,實際上,對健康的影響差了一大截。
1、22點入睡,精神狀態更佳
你可能早有體會,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時睡覺,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緒狀態也大不一樣。
2020年《睡眠》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就顯示,如果夜間睡眠比平時少,第二天情緒會變差,更易發怒。
2、22點入睡,相當于搭上了褪黑素的“便車”
褪黑素的作用是幫助睡眠,它的分泌受光線影響具有晝夜節律性,晚上10點左右,褪黑素的分泌開始陡然增加。22點入睡,正好與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時間相契合,可以充分發揮其促進睡眠的作用,提高入睡效率。
如果推遲入睡時間,褪黑素已經大量分泌一段時間了,對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“困過勁兒反而不困了”的感覺。
3、22點入睡,更貼合古人講究的“子午覺”
古人一直講究「睡好子午覺」,子時,即晚上11點~凌晨1點。“子覺”說的是已經進入睡眠狀態,最好是進入深睡眠,而不是說晚上11點才開始上床。
4、22點~23點入睡,心梗風險最低
2021年,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表在《心血管醫學前沿》上的研究發現,工作日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,心梗發病率最低,具體來看:
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,心梗發病率為5.1%;晚上10點以前就寢者,該數值為6.9%;晚上11點至12點就寢者,該數值為7.0%;晚上12點后就寢者,該數值為9.2%。
來源:央視網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