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 琪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 出門的時候,雪還在下著。自由,舒展,無拘無束,像天宮里飄落的梨花,像銀碗里濺出的精靈,像扯不斷的棉絮,像理還亂的閑情。在這個白雪飄飄的午后,我獨自一人朝甘谷城南的天門山走去。
雪,靜靜地覆蓋了一切,滿眼的銀裝素裹、瓊樓玉宇。樹枝上的雪與大地上的雪,兩兩相望;城里的雪與鄉間的雪,相互掛牽。它們都來自虛空,又都回歸于大地,一樣的平凡,也一樣的孤獨。生活教會了我們許多,比如放下從前,平平淡淡才是真。就像這眼前的雪花,飛翔只是瞬間,落地才是永恒。飽經磨礪的心,在學會了原諒和寬容時,竟也變得沉靜柔軟,長出了溫情的蘑菇和微笑的嫩芽。
路過大像山公園的時候,看見幾個少年在堆雪人,純凈的笑聲響徹如畫的公園上空,像正在抽葉的君子蘭一樣清脆動人。他們像雪花一樣純美,更像雪花一樣自由。望著眼前這幅靈動的畫面,我不禁想起了兒時雪天的情景。
那時的雪,還很勤奮,立冬過后,隔三差五就下一場鵝毛大雪,整整一個冬季都被冰雪簇擁著。直到春風吹落燈花,積雪才依依不舍地融入無垠的大地。記得那時最喜歡做的一件事,就是掃雪。一掃帚一掃帚,一直從北房屋檐下掃到南墻根。一些雪堆在院子里的桃樹杏樹蘋果樹下,樹們像穿了白色的戰靴,瞬間威武起來。掃完了雪,便可心安理得地去玩雪。村前的澇壩一到下雪天,就結一層厚厚的冰。我們在上面滑冰玩鬧,常常摔得人仰馬翻,清脆的笑聲響徹炊煙繚繞的村莊上空。明亮無瑕的雪花,照亮了一顆顆天真爛漫的童心。童心盼望著快快長大,便能像大人一樣自由自在,長大后才痛徹心扉地羨慕兒時的無憂無慮和潔白無瑕。
雪落天門山,天門山安靜得像一口深沉的古井,又威武得像一座倒扣的金鐘。山間的層巖峭壁、亭臺樓閣,宛若一行行或深或淺的銘文,記載著天門山往來的春秋、圓缺的明月。遠處的石鼓山和它遙相呼應,近處的大像山與它比肩而立,這三座山儼然三位相交淡如水的君子,在風雪苦寒中不離不棄,相守相望。風雪中的寒冷是真的寒冷,風雪中的友情也是真的友情。世間多少的人事,經得起同看一季春花秋月,卻經不起一場出其不意的風雪。然而,又有誰的生命中不下幾場雪呢?
雪還在下著,落在山上,山成了銀山;落在樓上,樓成了瓊樓;落在河上,河成了玉河;落在樹上,樹開出了花。雪花攝取了春日的輕盈、夏日的明亮、秋日的高曠,透明的心里收藏著光陰的故事,足以照亮這些樹木整整一個冬季的漫長時光。大地在雪花的擁抱下酣然入睡呼吸均勻,種子在雪花的覆蓋下悄無聲息萌動發芽,人們在雪花的照耀下醞釀一個個新的故事。
不知不覺間已來到了天門山巔的梅園。這是山上近年來新建的一處景觀。園不大,卻別致。風雪中的梅樹,白衣飄飄,素面朝天,或倚石,或憑欄,或站,或蹲,或思,或笑,姿態橫生,意趣盎然,如從江南寄來的一幅畫。遒勁的梅枝上,已努出了一粒粒暗紅的花苞,驚艷、旖旎、婉約,像昨夜遺落的星辰。
站立在鋪滿白雪的天門山觀景臺上,仿佛站立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之上。憑欄眺望,遠處的渭河,簡潔明了,像一條潔白的玉帶,纏繞在古城的腰際。古城內外,一派寧靜,仿佛正做著一個繼往開來的夢,正孕育著一個萬紫千紅的春。
“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。”踏雪歸來,邀三五好友,點一只銅鍋,溫兩壺老酒,一邊涮著羊肉,一邊說著陳年舊事、流光碎影,或哈哈大笑,或打趣逗樂,時光美好得如同窗外飛舞的雪花一樣。人生的樂趣,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1月11日 08 版)
(責編:袁勃、趙欣悅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