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16年10月10日封閉實行改建算起, 歷經19個月時間, 在眾人的期盼和掛念中, 她終于又回歸到市民的視野和腳下。 我們來看看, 新中山橋最新的樣子
8:03 八點零三分,機動車輛魚貫而行駛上中山橋。
2.png (399.9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3.png (432.49 KB, 下載次數: 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4.png (545.27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5.png (563.39 KB, 下載次數: 1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輔道也開始使用
7.jpg (177.47 KB, 下載次數: 1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電梯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 8:00 第一輛社會車輛開上新中山橋。
8.jpg (35.91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1 上傳
9.jpg (64.51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7:59,現場交警開始進行路面秩序整治,很快第一輛機動車將行駛過新橋。(全媒體記者楊友藝)
10.jpg (307.84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7:58,橋南已經撤去路障。
11.jpg (48.91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12.jpg (61.09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13.jpg (124.54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新中山橋是國內首例在水中完成支點轉換的“浮托頂推”工法項目。由于項目地處城市商業中心,施工場地有限。因此在合龍前,施工方先在南岸將104米長、重達1288噸的主橋像積木一樣拼裝好,然后再運上工程船,在水上完成一次“支點轉換”后推至北岸,最終完成合龍。合龍后,新橋橋面比老橋整整抬高了2米,能夠保證蕪申運河通航。
14.jpg (113.19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7:50 隨著正式通車時間的臨近,越來越多市民走上了新中山橋。
15.jpg (85.76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16.jpg (250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現在是早上7點半,機動車行道尚未開通。記者在新中山橋上看到,許多市民,早早的來到大橋上,遛彎、拍照、看新鮮,過一把癮。
17.jpg (91.43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18.jpg (122.18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(現場圖文來自全媒體記者楊友藝 許誠 王世寧 吳安亞)
中山橋,對蕪湖來說意義太不尋常 雖然說,青弋江穿越市區,橫跨青弋江的大橋有很多座,但是臨江橋、花津橋、倉津橋、廣濟橋,造型優美,設計現代,卻相對缺乏中山橋的歷史厚重感。中江橋、弋江橋、袁澤橋倒是經歷了歲月的洗禮,但論位置的重要性,和兩江交匯處的中山橋似乎仍有差距。
20.jpg (25.48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2 上傳
圖為1960年的中山橋,青弋江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
21.jpg (72.76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圖為上世紀80年代鳥瞰中山橋
22.jpg (41.22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從地標上看,著名的“蕪湖十景”之一是“雙江塔影”:向北望去,中江塔聳立于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,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。中山橋,正是見證這幅神奇畫卷的最佳地點。
中山橋見證了蕪湖的變遷 1953年,中山橋誕生了! 時間追溯到65年前,1953年的4月22日,溝通蕪湖市區南北要道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大橋,正是中山橋,中山橋也正是在當天建成通車。在那個經濟基礎薄弱、技術條件落后的年代,建成一座大橋多不容易。大橋還是1951年2月由皖南行署交通處投資42.5萬元,歷時一年多建成的。
23.jpg (36.81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1951年建設中山橋場景
24.jpg (16.7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八十年代初老中山橋上上下班時天天擁擠阻堵
25.jpg (15.26 KB, 下載次數: 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1998年改建后的蕪湖中山橋
1998年,中山橋改造了! 1998年,中山橋經歷過一次較大改造,成為一座下沉式混凝土系桿拱橋,主橋橋身長為63米,含引橋總長度為248.9米;橋梁寬度為23.1米,其中機動車道為15米。 這次改造后,1999年中山路變身為中山路步行街,成為蕪湖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。近20年來,中山橋一直承擔著市區較大的交通任務,也見證著蕪湖的城市發展,尤其是青弋江兩岸的翻天巨變。
26.jpg (13.01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改造后的中山橋 這一次改造,不僅僅是大橋本身加固、拓寬。它是蕪申運河青弋江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直通長三角內河航道的關鍵節點,是蕪湖融入長三角的一張閃亮名片。
27.jpg (62.41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28.jpg (41.88 KB, 下載次數: 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中山橋主橋開始拆除 拍攝時間:2016年10月19日
29.jpg (44.07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主橋一分為二“斜躺”入青弋江中 拍攝時間:2016年10月19日
30.jpg (53.6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3 上傳
新中山橋 “站”起來了 拍攝時間:2017年4月30日
31.jpg (59.3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芳容初展 拍攝時間:2017年9月12日
32.jpg (51.97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新中山橋開始頂推平移 拍攝時間:2017年9月29日
33.jpg (17.49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新中山橋雛形已現 拍攝時間:2017年10月9日
34.jpg (39.68 KB, 下載次數: 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中山橋上施工忙 拍攝時間:2018年1月31日
35.jpg (44.62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中山橋“穿新裝” 拍攝時間:2018年3月28日
36.jpg (17.93 KB, 下載次數: 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“中山橋” 回來了 拍攝時間:2018年4月6日
37.jpg (81.67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中山橋通車前的最后“沖刺” 拍攝時間:2018年4月16日
38.jpg (37.41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新中山橋 亮了靚了 拍攝時間:2018年4月26日
39.jpg (14.18 KB, 下載次數: 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5-9 09:04 上傳
中山橋通車前 拍攝時間:2018年5月4日 改造后的中山橋,最高通航水位為+9.6米,最低通航水位為+1.4米。以前橋下只能通航300噸級船舶,隨著蕪申運河航道整治工程結束,通航凈高和凈寬大大提升,以后常年可以通航1000噸級船舶。這是具有時代標志性的改造工程,一定會給兩江以及蕪湖,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嶄新文化熏陶。 時代的進步,反映在每個人的精氣神上。意氣勃發的蕪湖人,總是不停地在大江兩岸和城南城北穿梭,中山橋上留下了奔忙的人們有力的腳步聲,這份刻在市民心底的情懷永遠不會丟。 來源:大江晚報 —End— 本帖為紅包帖 寫評論拼手氣領現金紅包 紅包限發帖當日領取! ▼▼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