蕪湖這里,將打造“水下森林”!
◆項目:鏡湖水質提升項目
◆地址:蕪湖市鏡湖區
◆最新進展:
水面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鏡湖,是鑲嵌在蕪湖市中心城區的一顆“明珠”。鏡湖以水清可鑒、形似圓鏡而得名,多年來,蕪湖人一直呵護著這珍貴的一汪碧水。今年1月15日,鏡湖水質提升項目正式動工,這是繼1999年鏡湖清淤以來,時隔26年的“大動作”。
640.png (1.4 M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2-19 10:50 上傳
鏡湖此次清淤采取的是干式清淤,就是排干水后對湖底淤泥進行清淤處理。水排了,鏡湖里的魚怎么辦?這是蕪湖百姓關心的事。2月17日上午,步月橋南側的鏡湖邊一片歡騰。“鏡湖里的大魚,搬家嘍!”隨著鏡湖水面漁網的收窄,“撲通撲通”網中碩大的鰱魚不斷撲騰,捕撈人員費力抱起一條條足有三四十斤的大魚放入桶內,通過吊機送往岸邊等候的卡車氧氣水箱中,這些魚將被妥善轉移到惠生聯圩、九蓮塘等水系中。
640 (1).jpg (282.02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2-19 10:50 上傳
“二十多年來首次捕撈,怪不得魚這么大,我們捕魚這么多年,這么大的魚也是很少見的。”為了讓這些鏡湖“原住民”安全“搬家”,項目方請來了灣沚區經驗豐富的捕撈隊,捕撈隊的顧師傅介紹說:“這次撈起的主要是鰱魚和鳙魚,還有草魚、青魚等,大多都是幾十斤重的大魚。”隨著鏡湖水位的持續下降,以及前幾天的圍網,鏡湖里的八九成的魚都在網內了,足有上萬斤,捕撈轉移工作一天即可完成,未來幾天隨著進一步的排水,還有一些水底的“漏網之魚”將繼續“搬家”。
640.jpg (249.84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2-19 10:50 上傳
鏡湖為什么要清淤?記者從鏡湖區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局了解到,鏡湖已經有二十余年未清淤,湖底淤泥淤積,平均淤泥厚度約1.2米,周邊地塊雨水基本未進入湖體調蓄。鏡湖水體為封閉水體,日常水體流動性差,水體復氧能力不足,水下基本無優勢沉水植物,水生態系統不完善,水體自凈能力不足。近年的水體檢測發現,鏡湖水體呈輕微富營養化,水質指標未穩定達到IV 類水,水體透明度低。
此外,2023年下半年,蕪湖中山路步行街地下停車場建設項目啟動,地下停車場部分的1萬多平米湖面已經完成清淤。結合環鏡湖地塊的改造和人民城市建設工作,鏡湖區啟動了此次鏡湖水體清淤工作。
640 (1).png (884.05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2-19 10:50 上傳
李賈/攝
記者了解到,此次鏡湖水質提升項目不僅將對鏡湖水體進行排空清淤,還將對鏡湖及周邊部分道路進行海綿化改造、出水堰門改造、出水管渠清淤檢測修復、水動力改善、水生態修復等多項內容。鏡湖全面清淤補水后,將在鏡湖沿岸種植各種水生植物,投放本土凈水生物,如肉食性魚類、貝、螺、河蝦類等,將鏡湖打造成為清澈見底、生態完善的“水下森林”。預計鏡湖水質提升項目將在4月底完成。
來源 大江晚報
|
|